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

張輝誠〈火光〉(《離別賦》序)


小時候,每逢過年、清明、端午和中秋,父親總會帶著我到村外大馬路旁摺紙錢,紙錢分成三堆,上頭有小石子各壓著一張紙,紙面上分別寫著「敬託 台灣省土地公轉交 江西省黎川縣土地公」、「敬託 江西省黎川縣土地公轉交 張少東、萬氏」、「先父母 張少東、萬氏親收 不孝兒張炳榮泣拜」。紙錢焚燒時,父親和我都沒說話,但是,他心裡頭的許多話彷彿都在火光中,傾訴完畢了。

我當時年紀小,體會不出其中生離死別的況味。

父親很少告訴我他的往事。我是很後來才模模糊糊拼湊出他的人生以及他那個時代。民國三十八年父親加入了國民黨軍,離開了家鄉,離開了大陸,在台澎金馬各地當了二十四年的老士官,退伍後和一個住在雲林縣蔥仔寮小他十九歲的母親結婚,基於一種無可名狀的使命感生下四個小孩,然後像牛一樣的在工地裡出賣勞力討賺生活,一直到老,一直到死。在那個時代,他們那群人,能結婚的比沒結婚的幸福,有小孩的又比沒小孩的幸福,依這樣推論,父親勉強算得上幸福。


父親老死之後,落葬五指山國軍公墓,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我非常非常想念他,經常獨自掉淚,想他在困頓環境中咬緊牙關的身影,想他在拙於表達的歲月中如何安靜地養活四個完全不能理解他的小孩。突然間,我好想再和他說說話,這時我就會到他的墳前,提著幾包冥紙,上頭寫著「敬交 先父張炳榮親收 不孝兒張輝誠泣拜」,到了之後,原先的千言萬語,全都化成了沉默,但就在火光飛揚之際,我想,父親是全懂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